在美術館里學畫畫—北京卓嶠藝考畫室
5425 2017-02-13
美術館教育是整個歐洲的一大特色,以其多種教育途徑而自成特色!我國真正意義上的美術館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產物——此前許多省市設有展覽館,但基本上僅僅是提供場地,不存在上述現代美術館的其它功能,因而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美術館。建立美術館并不是新鮮事,尤其是國內除各專業(yè)美術院校建有美術館以外,首都師范大學、上海大學等高校也相繼建立美術館,此外還有相當數量的高校博物館或類似機構,如北京大學、四川大學、中山大學等。然而國內知名美術培訓機構--北京藝考畫室興建的卓嶠美術館日前在懷柔橋梓藝術區(qū)已悄然動工,這在我國畫室行業(yè)的確算是尚屬首例。
據北京藝考畫室校長鄒群介紹,藝考每年培訓考生將近2000人次,而這些學生來自國
內各地中學。隨著藝術文化的增溫和信息傳遞的提速,學校美術課堂教學遇到了許多新挑戰(zhàn),學生對于開拓視野的新奇事物渴求欲望越來越強烈,當他們厭倦了課堂教學的“一成不變”,我們就應當嘗試去改變現有的教育教學形式,多方去激發(fā)學生的美術求知欲望。傳統(tǒng)的美術館多注重典藏、展示和研究的功能,而藝考畫室利用建立卓嶠美術館的模式主動適應藝術人群講求的溝通、學習、思考、判斷,強調美術館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關系,所策劃或舉辦展覽的基本的出發(fā)點必須把學生的理解與參與放在第一位,因此我們提出“在美術館里學畫畫”的號召,使美術館在培訓教學中創(chuàng)造更生動、積極的氛圍,同時教育功能遂成為美術館的重要目的之一。利用美術館現場進行實例教育或教學,結合正在進行的教學重點,提供背景,給學生增加某個領域的知識,讓學生了解美術發(fā)展的特征。美術館教育能將對學生的美術教育從被動接受變成主動參與,因此,在美術教師的教學方法上,美術館的現場教育無疑是一種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更具直觀性、更容易被學生接受的教學方式,這與現代教育思想也是不謀而合的。
據了解,卓嶠美術館將收錄國際知名畫家的巨作,其中包括:冬宮、倫敦國立美術館、埃爾米塔什博物館、西班牙普拉多美術館、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等幾千余幅或作。從印象派到學院派的展現,從古典主義到現實主義的夸張,一應俱全。讓考生能夠在藝術濃郁的氛圍中,駕馭繪畫的靈感和技巧,用手中的畫筆和豐富的油彩,穿越時空的阻隔,零距離與大師對話。
當下,美術教育教學和美術館教育教學可謂相輔相成,互為補充。在大力開展美術館教育教學,因地制宜地利用好豐富的館藏資源這方面,北京藝考畫室無疑是邁出了前所未有的一大步,這也是提升藝考學生美術素養(yǎng)的有效之舉!
掃一掃
獲取更多福利
獵學網企業(yè)微信
獵學網訂閱號
獵學網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