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培拉一詞源于拉丁語 temperare,原意為“正確的混合,適當?shù)慕Y合”。在這里坦培拉已成為固有名詞,意為:使用顏色粉和媒介劑適當?shù)幕旌隙傻姆€(wěn)定顏料在石膏底上描畫,稱之為坦培拉。在古代歐洲以坦培拉為媒介的繪畫方式已存在千余年。史料記載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羅馬時代,坦培拉當時作為繪畫媒介用于壁畫和裝飾。發(fā)展到中世紀坦培拉成為圣像畫的主要技法,而且這種技法達到了非常成熟的程度。直到公元13、14、15世紀文藝復興時期,使用這一技法繪制的畫面所獨具的材質魅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完
查看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