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樣的學校才算名校?
61 2017-07-18
到底什么樣的學校才算名校?
很多留學生面對這個問題也都很無奈,因為對于大部分國人來說,美國的大學就只有那么幾個“名?!?,甚至藤校都不一定能認全,最多,親戚朋友們也只是聽說過州名,對于學校的好壞和知名程度一概不知。
美國的名校多如牛毛,每一個州都有幾所極其優(yōu)秀的高等學府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留學生在出國前擇校時就會更加愿意去申請一些親戚朋友能叫得出名字的學校,對于該校是否擅長自己所申請的專業(yè)并沒有太多要求,甚至很多學生都會集中申請?zhí)傩5囊恍┧^“水專業(yè)”,以至于現(xiàn)在在一些學校的教室中,你可以看到清一色的中國面孔。
藤校的意義
先介紹一下一所著名的學??的螤?-是常青藤盟校之一,建1865年,座落于一個偏遠的小鎮(zhèn),名叫伊薩卡(冰心把它叫作綺色佳,這名字更妙)。沒有哈佛和耶魯那樣出名。
與中國相關(guān)的著名的校友包括胡適、任鴻雋、秉志、周仁等人,臺灣的幾位著名政客。中國科學院的前身也在這里成立,徐志摩和林徽因及梁思成那些數(shù)不清楚的事情也在這里寫下過篇章。從學術(shù)聲望以及校友名錄來看,也算實實在在的名校了。
今天在這里給大家梳理一下。
名校畢業(yè)自有光環(huán)效應
人們會因為你來自名校加倍重視你?!端伎伎炫c慢》里提到過幾個經(jīng)典例子,當別人無法通過深度接觸你的時候,那么你的頭銜,穿著等等外在表現(xiàn),就決定了他們對你的看法。并且由于光環(huán)效應的存在,這樣的效果還會被放大。
即使說你并沒有的一些品質(zhì),因為你的頭銜和位置,你也會被與那些難得的品質(zhì)聯(lián)系上。比如說,有一個人一次在銀行跟一位banker聊貸款買房,那個人穿著樸素,很明顯看得出來banker并沒有把他當回事的意思。但是得知他的學校的時候,banker瞬間一改前面的態(tài)度,開始一個勁地夸贊這位先生。
原因很簡單:在藤校無非說明幾種情況——家里特別有錢,或者這個人特別聰明能拿到獎學金,或者是這兩個方面的組合。
重視你的原因還有,你的校友們已經(jīng)給你開拓了一條大路,或者學校的名聲,就是你的名片。
試想,如果人們沒有這樣的學校聲望崇拜,會有人把這個東西貼到車后面嗎?這個例子讓我們真切地感覺到,貼上一個徽標可能只是讓你自我感覺良好,但是如果有一個harvard.edu或者yale.edu的郵箱,那情況就不太一樣了,你可以打開很多以前打不開的門。
在這里我們想說的點是,名校的聲望通過多年的累積,會給你帶來無形的光環(huán)效應,不管你是不是有它代表的品質(zhì)(比如牛劍、哈佛、耶魯所代表的貴族氣質(zhì)與理性,MIT及斯坦福代表的前衛(wèi)與創(chuàng)新),局外人都會把這個品質(zhì)聯(lián)系到你的身上。
這樣,你本身擁有的優(yōu)良品質(zhì)加上你個體沒有,但是他人因為你的教育背景而賦予給你的品質(zhì),足夠可以讓其它人覺得眼前一亮。而這些往往又是雇主,邊上的其它人會看重的東西。
名校的高質(zhì)量校友人脈
在名校,各種招聘活動應接不暇。
在國內(nèi)的一些985和211的招聘活動中,騰訊、百度和一些其它公司好不容易到本科的學校招聘,HR的架子都非常大。擺著明講,“我們只要你們這里最好的3個學生”。
但是,去年去到康奈爾的HR們,至少都態(tài)度謙和。臨走還一定要塞下給你幾張他們的名片。原因同樣很簡單——整個美國,頂尖名校畢業(yè)生就那么多,而想要人的公司都想把最好的人才招進麾下,所以你還是可以當當買方,挑一挑想去哪兒的。
想想看,其實你在找實習找工作的時候,最靠譜的遞簡歷方式是怎么樣的?顯然是讓師兄師姐幫你給HR。那么假設(shè)你的師兄師姐去的地方都是美國國會、谷歌、國家發(fā)改委這樣的地方,那么作為一個爭氣的小學弟學妹,你還愁沒有地方可去嗎?這就叫人脈。
名校就讀精神財富不同
還是那句大俗話,大學之大不在于大樓,而在于在師。而大師存在的意義,不是用來頂禮膜拜,而是請他們傳道授業(yè)給學生。在好學校里,對各個領(lǐng)域最了解的專家是你的老師,因此,你也更容易培養(yǎng)出一種“無畏”的心態(tài)。
“無畏”是怎么樣的心態(tài)?就是不畏難,不覺得這事自己做不出來。而經(jīng)過一些年的經(jīng)驗,我感覺,人成長的過程就是慢慢在接受自己總有些事情沒有辦法操控。但是怎么把這樣的無助感控制到一個界線內(nèi),能造成很大的差別。
如果你不停地給自己心理暗示,“這事兒太難了,我做不出來”,那么,你真的更有可能做不出來。那么為什么名校能夠幫你培養(yǎng)“無畏”呢?很簡單,因為你會問自己說,“如果這里這么多聰明人的條件下,如果研究這個問題最頂尖的學者都在我身邊的條件下,我還做不出來,那還有誰能更容易地做出來呢”?
說具體一些,當你在高中的時候,看見聽見,你們學校有人能考上清華北大。那么,你是不是總有些蠢蠢欲動,琢磨:我也可以試試吧?但是如果你們學校從來沒有人考上過,那么,你是不是更容易在想:這么多年沒人上過,我這樣能考得上嗎。
同樣,在攻克一個學術(shù)難題的時候,在創(chuàng)辦一家公司的時候,在游說別人給選票的時候,如果你能時刻琢磨著,如果以我的條件都做不成,那還有人能更容易做成嗎?這個心態(tài),就是“無畏”。
當你在名校里,教授只會告訴你說,這個東西我20年前發(fā)明出來,現(xiàn)在的狀態(tài)是A,暫時沒有人改進到B。那么,你是不是會蠢蠢欲動,琢磨著,咦,沒準我來可以做出些名堂。
同時,你的同儕們也是人才濟濟,他們的成就同樣會促使你培養(yǎng)“無畏”感——他們可以,為什么我不行?
因為有可能你的學校里到處都是這樣的教授和同學——
一個過馬路的路人甲是圖靈獎得主
另外一項精神財富是,名校的壓力,教給你用心,盡全力,去完成一件事情。
其實很簡單,《異類》里講得很明白,做多數(shù)事情都是10000小時法則。經(jīng)過10000小時的刻意訓練,正常人也可以變成世界級的專家。而在好的學校里,課業(yè)的標準要求一般非常之高。
為了完成那么一些任務(wù),你的專注程度會被不斷強調(diào)——因為你一個學期的時間就那么多,如果你不夠?qū)W⒂谀闶稚系氖虑?,那么你一定會應付不過來。
當然,其它的精神財富——比如崇尚理智,崇尚讀書之類的,就不多說了??的螤栍泻芷恋膱D書館,可以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直到太陽下山。
最后,名校也不是什么萬金油。很多同學本來就已經(jīng)厲害得不行了,去不去讀個常青藤都不是大事兒。名校情結(jié)和崇拜控制到一定程度就好,我們也見過讓我們佩服到不行即使在康奈爾也沒有見過那樣厲害的同學。
這只是一個概率的問題而已,如果你的驅(qū)動力足夠強大,maytheoddsbeeverinyourfavor也不是不可能的。
念名校絕對管用,體現(xiàn)在給你帶來更多機會;給你增加“無畏”的精神。名校的環(huán)境促進你沉心做一件事情,而這往往才是最重要的。
說了這么多,難道就是為了鼓勵大家寧愿在藤校里哭,不在"野雞"大學里笑嗎?
當然不是……
藤校雖好,但不是萬能的。offer只能決定你以后在哪里混日子,至于畢業(yè)以后的事根本不受影響,甚至不能保證你順利畢業(yè)。很多公司的HR在看簡歷時最容易一眼掃過的就是畢業(yè)院校,反倒是專業(yè)和經(jīng)歷更能說明問題。
一些藤校的“水專業(yè)”對于大企業(yè)的HR也早已是公開的秘密,有時即便是個人能力很強,但看到簡歷上的專業(yè),反而容易有一些不太好的刻板印象。藤校的光環(huán)只屬于學校本身,打鐵還需自身硬。
藤校中雖然有豐富的人脈資源,但若是你沒有足夠的實力,沒有人會因為你和他上過同一所學校而無償提供上升的階梯,甚至有人會因為看到不夠優(yōu)秀的校友,而對母校感到失望。
因此,上藤校不等于買人生保險,相對的,即使出身于三流的大學,你也可以成為一流的學生。英雄不問出處,送你們出國的那些爸爸們也有很多畢業(yè)于普通院校。
有些人可能就是在入學所謂“三流”大學的那一天起,才開始發(fā)奮圖強的,只有到了“三流”大學你才會發(fā)現(xiàn),自己初中、高中的同學們都在更好的大學里,你在朋友圈里看到他們發(fā)的內(nèi)容整天就是和某某大牛導師見面的照片,或是自己最近在做的項目,而自己能夠接觸到的資源卻十分有限。這種感覺多多少少會帶來一些怨氣,但如果心態(tài)能調(diào)整好,這就是一種激勵。
而且,更低的起點,反而能使人變得更謙遜、踏實,沒有名校的光環(huán),也不會使人感覺自己高高在上,文憑的作用更是微乎其微,這時最容易被突出的就是個人實力。與其拿三流大學文憑跟一流大學文憑拼,不如讓自己變成一流的學生拉開與三流學生的距離。
推薦熱點:遼寧大學自考本科
掃一掃
獲取更多福利
獵學網(wǎng)企業(yè)微信
獵學網(wǎng)訂閱號
獵學網(wǎng)服務(wù)號